张学智岐黄工作室–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
《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“病-证”共识》解读
《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“病-证”共识》解读

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密切相关。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,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,人群感染率高,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, 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。

当前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进入瓶颈时期,寻求符合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,开创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必由之路。全国幽门螺杆菌防治联盟经过十余次讨论, 并两次召集中西医专家征集书面意见,最终制定了《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“病证”共识》。共识具有四个特点:符合整合医学理念;具有循证医学证据;强调个体化治疗; 体现中国特色。

共识提出了“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”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及“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”。“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”整体而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:(1)在3年内连续按“共识”中的“铋剂四联疗法”治疗失败≥3次;(2)每次疗程10~14 d;(3)每次治疗都按共识要求完成全疗程;(4)符合治疗适应证。

“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” 患者应该实施个体化治疗,遵照以下基本原则:(1) 首先选择不易产生耐药性或耐药率低的敏感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、呋喃唑酮、四环素,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。(2)但对曾经同时使用上述3种抗生素,或其中任2种仍然失败者,建议于治疗之前做药敏试验来选择敏感抗生素。(3)反复失败的患者,需要继续治疗时,必须首先对该患者进行“个体化整体评估”。

评估内容包括:(1)是否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肠化生、不典型增生等明显的胃黏膜病变;(2)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原因,如耐药、患者依从性差、对常用抗生素过敏、不良生活习惯等;(3)是否存在抗衡因素,如高龄、有严重躯体疾病等;(4)是否存在由于反复治疗而导致的胃肠菌群失衡; (5)是否存在青霉素过敏; (6)是否存在明显消化道症状而影响依从性等;(7)既往治疗方案、治疗时机是否恰当; (8)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(幽门螺杆菌定植在胃体时引起胃体黏膜萎缩,酸分泌减少,细菌球形变,因而其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而不容易被根除);(9)其他因素,如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(PPI)代谢的影响、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及毒力的影响、药物相互作用、不良生活习惯等。

对“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”的经验治疗是“标本兼治的分阶段综合疗法”,具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:(1)治疗前准备的个体化治疗,此阶段治疗目的是梳理患者不利于接受标准治疗的状况,如患者有肠道菌群失调, 应调整菌群,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,应缓解症状,以便增加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时的依从性。也可服用中药辨证论治。在准备阶段虽然用药时间和药物因人而异, 但一律不可使用抗生素及任何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。患者症状缓解后停药至少2周, 于治疗前必须重复13/14C-尿素呼气试验检测,确定为阳性者才能进入第2阶段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。(2)含抗生素的个体化杀菌治疗。(3)巩固疗效的个体化治疗,对有明显症状者可对症治疗,对治疗中发生过肠道菌群失调者可服用益生菌2周。

共识结合了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和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,将西医的“病”和中医的“证”整合处理。“病-证”结合、辨证论治是当今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基本原则。辨证论治是一种个体化治疗,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症状、体征、舌脉特点,四诊合参,确定中医的证型,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方药(包括中成药)治疗。中医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整体调节,同时也有一定的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。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优势,联合中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减少,减少了抗生素用量,而且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。

( 摘自《中华医学信息导报》2018年第33卷第21期)

胡伏莲教授

没有标签
首页      未分类      《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“病-证”共识》解读

张学智岐黄工作室–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

《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“病-证”共识》解读
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
2019-03-05